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信息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公开>>公开信息内容
 
扶贫工作:解放思想转观念,换位思考见实效
索引号: 001-02_A/2017-0815001 公开目录: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17年08月15日
主题词: 发布机构: 米脂县人民政府 文    号:
 

当前扶贫工作可谓重中之重的工作,也是干群矛盾的主要爆发点。上级政府为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穷思极想;乡镇领导为贫困户精准识别、各类资金兑现左右为难;乡镇干部被各类表格、计划忙的焦头烂额;贫困户为争取更多资金绞尽脑汁。在我们争分夺秒扶贫的时候,我想说让我们静下心,解放我们的思想,从不同角度思考下当前的扶贫工作,会不会对我们的扶贫工作有新的启示?

作为上级政府应当充当“扶贫设计师”的角色,绘制“精准蓝图”,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深化改革”,为精准扶贫保驾护航。诚然精准扶贫就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先行先试,边行边试,在施行中不断完善成熟,其间涌现出一些问题是正常的,而对症下药、及时纠正问题也是合理的,所谓的“朝令夕改”确有几分情有可原的意味,但更多的时候却让乡镇开展工作做了许多“无用功”。上级在检查的过程中觉得乡镇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但站在乡镇干部的角度来看,“朝令夕改”的政策让乡镇干部无从下手,而上级并不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把政策落实不到位归咎为乡镇干部执行力差。其实乡镇只是上级政策的执行者,如果上级能够吃透政策,勇于承担政策失误的责任,做好乡镇干部的指路人,这样不仅会为乡镇干部扶贫攻坚添加底气,更会减少许多“无用功”。

在平时工作中,经常听到有的同事很苦恼,为什么自己辛苦为百姓办好事,百姓却不领情?化解矛盾纠纷,该做的工作都做了,为什么个别群众仍然揪着不放、闹个没完?具体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与缺乏转变观念、换位思考不无关系。不去将心比心,那么好事虽好却未必解决群众所需,表面矛盾化解了群众心结却可能还在。其实对于如今贫困者来说,突如其来的产业扶贫、危房改造、异地搬迁等扶贫好政策,让他们在受宠若惊之余竟显得手足无措,但手足无措之后又习惯看着政府帮助建房、种植、养殖,久而久之成了所谓的“懒汉”,过分苛责也不抵事。这就体现了“扶贫先扶志”的重要性。对于这种“扶不上墙的阿斗”,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余,理应通过积极的引导,激发其内生动力,尽快实现自主脱贫。其实站在大多数贫困户的角度来看,“授之以鱼并不如授之以渔”,仅是给予产业补助并不能解决贫困户发展的根本问题,试问现在在外打工能比回家种地养殖赚钱多的情况下,会有多少贫困户愿意安心在家搞产业?许多贫困户既不愿意回家搞产业,又想尽办法套取产业资金,乡镇干部讲尽政策,贫困户也不见得听进一句,反而造成许多矛盾。其实对于大多数贫困户来说,如果能解决农牧产品的出售问题以及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比在外打工挣得多,他们就会安心回家搞产业。举个例子,假如一个农牧产品被大量倡导种植或养殖,但销量并不好,那无疑是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极大打击,如果乡镇能够吸引该产品的配套深加工企业在本地落地生根,大量收购该产品,这样企业发展有了原材料的保障,而贫困户看到实惠,就会吸引更多在外打工的人员回家发展产业。这样即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又建设了自己的美丽乡村,何乐而不为呢?

   古人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说的正是为政者要多从百姓角度感受困难、考虑问题。由是言之,换位思考不仅是一种工作要求,更是一种政治素养。如果只是机械僵化的执行,照本宣科式执行。这种执行的实质,就是只讲“政治正确”,不讲实际效果;只有单向视角,不做换位思考。把换位变成一种工作方法和思维自觉,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这场扶贫攻坚战才能打得漂亮、打得胜利。(作者史浩)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投稿信箱

主办单位:米脂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米脂县电子政务办
Copyright(C)2004 www.xzlt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08005156号
陕公网安备 61082702000116号
网站标识码:610827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