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简体 繁体
  民间传说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民间传说>>正文
 

打 醮

2013年06月21日 09:33 作 者:李长江 点 击:[ ]

 

打醮本是道士设坛为人做法事,求福禳灾的一种法事活动。一般是在农闲时间农民们为了感谢神灵带来一年的收获,祈求上苍赐福庇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免难,吉祥安康而举行的隆重祭典。唐宋以来,佛教、道教同时盛兴,祭典便通过道士、和尚为媒介与鬼神沟通,这个活动称之为"",再融入百姓的各种虔诚祭拜活动,就称作“打醮”或称“清醮”。随着漫漫历史进程的演变就成了祈神酬恩和祭祀鬼魂合二为一的民间祭典活动。米脂的打醮别具特色,尤以无定河西的乡间较为典型。

打醮活动可以追溯到清朝年间。相传,清道光二年(1822,米脂一带瘟疫流行,由于当时的医学条件落后,人们一旦染上就几乎成了不治之症,因此不少村子人口大半病亡,万般无奈,幸存下来的人们寄希望于神灵,于是有带头者组织进行求神拜佛祈福活动,请相对有名的“三教古佛”中的“三世佛”出灵丹妙药拯救万民。传说“三世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说来奇怪,当有人喝了佛祖赐予的佛药——“百草汤”后,竟然奇迹般的好了起来,于是四乡八里的人们开始争先恐后的在佛殿求取佛药。由于瘟疫传播的速度快,人们求生的心切,于是有人提议把“三世佛”请往各个村庄救万民,于是虔诚的人们用木制的形似花轿的楼子抬着佛的牌位回到各自的村庄,举行祭祀活动祈求佛祖的保佑。一时间佛法显灵,佛光普照,降灵丹、发妙药,佛祖所到之处,瘟疫消褪,人畜平安。竟然再没有继续发生瘟疫。于是,人们为了感谢佛祖的大恩大德,纪念“三世佛”的丰功伟绩、缅怀在瘟疫中逝去的亲人,每年总要有一个村庄(其实是轮流)举办打醮祭祀活动,这样就祖祖辈辈的传了下来。而正是由于当时的抬楼子分往各村的做法,才导致了后来的打醮往往便是几个周边的村子供奉一个神。由于地域的因素分为了东醮和西醮,但是归根到底总醮还是在有古佛寺庙的三世佛。  

打醮是一种由民众集、聘道士或和尚主持的大型醮。根据不同的地域各有自己固定的时间,在具有纪念意义的固定时间每年轮流到一个村去举行,一般用三天时间,也有举行一天的。主要程序有:抬楼子迎佛、请神、献贡品、秧歌队表演参拜、展佛图、制佛符、升佛塔、祭幡、唢呐乐队演奏、剧团唱戏、善男信女们上布施、普渡亡、遣送瘟神、转灯、安神等。

.迎佛、请神。迎佛必须抬楼子,由主会长带领大家到佛庙里鸣钟击鼓,焚香烧纸,虔诚叩拜后,将庙中佛龛里面供奉着的佛祖牌位请进形似花轿的木制楼子,在鞭炮声中由四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抬着一路上跨山过沟迎回村里安顿在事先搭好的帐篷中。紧接着由唢呐吹打班前导,众位会长、纠手们齐聚,到周边村庄将所有庙宇里的神灵牌位全部用盘子捧着,请在佛居的帐篷内依次安放好便进行下一个活动。

.献供品、秧歌表演参拜。敬献供品也有一定的程式,村民们都在前一天制作好精美的面食供品以及时令果品,按照传统规矩,上供讲究神三鬼四。即应该是三或三的倍数。但不能是双数。同理,盘子里的供品,例如点心、水果等,也是三或九个,不能是双数。一般放三只面羊馒,代表的是三牲,再放五盘莲花一类的供馒,五盘时令果点 。上供前,事先集中在村中或村口。到了上供的时辰,在三声惊天的铁炮信号中,由唢呐吹打班开道,献供者手端供盘自觉排成两行行进,紧接着便是尽情扭动的秧歌队。来到神佛暂居的帐篷前,将供品敬献在供桌上,便开始秧歌队的表演参拜。

.展佛图、制佛符。将“三世佛”的佛图展开悬挂在帐篷壁上后,便有专人将黄纸裁制成固定尺寸的长方形纸条,用刻有佛符的木刻印章印制成红色佛符。佛符的需求量非常之大,前来参加打醮祭祀的人们都要索求几张拿回去贴在家门以及大门上用以避邪镇煞。

. 升佛塔。升佛塔是一项庄严而不可或缺的活动。所谓的佛塔是用五色彩纸精心剪裁层层粘贴而成的佛幡。在唢呐乐队的激昂乐曲中,巍巍的两山之间,一根绳索横贯,虔诚的人们目送着五个中间一个最大最长、约2丈左右,其余四个约1丈左右的纸塔徐徐升起,悬在半空。然后秧歌祭拜,以期盼佛光普照永驻人间、消灾灭难、保一方平安。佛塔升起后,各项参拜祭祀活动也就正式拉开了序幕。唢呐乐队激情演奏助兴,剧团唱戏,打醮所在村本村的秧歌队和来自其他地方的秧歌队表演参拜,四乡八里的善男信女门焚香烧纸,上布施。

. 祭幡普渡亡、遣送瘟神。祭幡也称转幡,就是凡来参加祭事活动的村民都要手执法器、排例成行、跟随佛教居士在空阔平整的地上围绕着栽在地上的绑着一把朝向天空的高高在上的扫帚旋转,绑着的扫帚谓之“扫天晴”。领头祭幡的居士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祭幡的队形时而圆形,时而方形,时而弯曲形,待转到那扫帚下后大家便成排列队双膝脆地,居士做法念咒语超度亡灵,遣送瘟神,善男信女争先恐后的烧纸燃香叩头祭拜,以求亡人超渡,瘟神远逝、保佑平安。有的区域在祭幡活动中还有跑马迎佛的仪式。三个身披彩绸的老者骑在三匹头缠红绸的毛驴骡子上,为首的老者怀抱供奉的佛像,后两位老者背插彩旗,在唢呐乐队、口念咒语的居士和手持“回避”“肃静”牌、旗帜、长枪、刀、斧、戟的善男信女仪仗队引领下,在震耳的鞭炮声中,在围观的四乡八里的人山人海中,徐徐走入转幡的场地,将老佛安放在转幡场地的栽着绑着扫帚的中央地带的桌案上,由领头居士高诵佛语,善男信女跪倒一片,举行超度亡灵,遣送瘟神的仪式。仪式完成之后领头居士口念咒语将一把把糖果洒向高空,围观的群众纷纷捡拾,拾到者能交好运保平安。

.转灯。傍晚时分,开始了转灯活动。转灯也叫转九曲,人们在广阔平坦的土地上用一盏盏顶在向日葵杆子上的麻油灯摆成了像迷宫一样的九曲灯阵。在阵阵鞭炮齐鸣声中,礼花漫天绽放的灯火映照下,转灯开始了,依然是由居士手持法器领头,秧歌队次之,村中善男信女手持法器紧随其后。在围着九曲灯阵的外围转上一圈之后才正式转入“九曲”,其间秧歌伞头要唱秧歌拜祭。俗传,转灯可以祛除百病,吉祥安康。转灯队伍每到九曲的一个曲时,领头的居士便开始唱到:“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紧随其后的善男信女们也一个个跟着唱和,就这样一声声唱,一圈圈转,最后从灯阵的另外一个出口出来的时候,转灯也就算完成了。由于所处的灯阵是在野外的黄土地上,每次转灯的时候,尘土飞扬,彩旗飘飞,五彩的灯光隐隐绰绰,整个灯场弥漫着一种神秘的氛围。转完灯后,想生男孩的村民,可以自愿捐钱上布施,然后拔下插在灯场中央的小旗子,也就是俗称的拔中峰旗,以求佛祖保佑生个男孩。也有乞求佛祖保佑生育男孩或者女孩的人们会取一个九曲灯一路端着直至回家,也就是俗称的端灯、偷灯。

.安神。祭祀活动结束这一天的一大早,轮到翌年打醮的临村的庙会会长就带着农用三轮车和挑选出的年青后生,引上吹手班子,急匆匆的奔向老佛暂居处,准备把祖祖辈辈拜祭已久的“三世佛”的真身抬回村子里,供奉朝拜一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到达后,会长们和挑选好的抬楼子的年青后生们,利索的收拾好抬神的器具,绑好抬佛牌位的楼子,由总会会长抽签询问今年的人畜平安,五谷丰登以及何时起驾动身三签,然后点香.烧黄标纸.打醋坛。请老佛(牌位)入楼子。在三声震耳的礼炮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四个青壮年后生抬起楼子,表情肃穆,在原地随着锣鼓敲打的节奏前后晃动,随着晃动力度的不断加大,楼子开始东西狂奔,楼子所到之处,人们纷纷闪开!唢呐班子前面引奏,成对手持“回避”“肃静”牌、旗帜、长枪、刀、斧、戟的仪仗队分列两边,在弯弯曲曲坎坷不平的黄土山路上,尘土飞扬,激昂的唢呐声在黄土地的沟沟壑壑中经久不息,抬楼子的汉子们身不由己好似癫狂了一般,时而踏冰渡水而过,时而入圪针林飞奔而行,跳崖畔,爬格楞,一个个脸上挂着一种神秘,楼子走到那,沿路的百姓都要烧纸叩头,燃放鞭炮,以求平安吉利,直到楼子回到村庄。据说这一年楼子要放到一户人家由专人看管,看管楼子的人在这一年中不能行房事,不能近女色。而直到翌年又开始这样的祭祀拜祭活动。老佛离开后,会长们将请来的诸神送回庙宇,点香烧纸安神后这一年的打醮方才完成。

                              

李长江    收集于200288

整理于20121026

 

 

上一条:祝 寿 下一条:白武举立马横刀退“回乱”

责任编辑:李娜   【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投稿信箱

主办单位:米脂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米脂县电子政务办
Copyright(C)2004 www.xzlt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陕ICP备08005156号
陕公网安备 61082702000116号
网站标识码:6108270006